2025年7月18日方舟配资,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公开支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关于“加快谈判进程”的提议,称克里姆林宫“完全同意需要为谈判注入更多动力”。同日,泽连斯基责成新任国家安全秘书乌梅罗夫推动第三轮伊斯坦布尔谈判。这一共识发生在俄乌冲突持续三年半、战场陷入僵局之际,反映出双方在军事、经济与地缘压力下的共同困境。
俄乌双方在战场上的长期胶着状态成为推动双方谈判的核心动机。尽管俄军控制了乌东四州约18%的领土,但自2024年底以来未能突破第聂伯河防线。其依靠朝鲜弹药维持的10:1火力优势因乌军获得17套“爱国者”防空系统而逐渐削弱。俄军面临兵力与装备的双重损耗:开战初期投入的30万合同兵减员超40%,T-90坦克战损率达35%,而军工产能受芯片等零部件制裁的制约,月产坦克仅25辆,难以支撑大规模攻势。乌克兰虽然依托西方援助守住主要防线,但兵员短缺恶化至征兵缺口高达39%,前线部队常常连续作战72小时无轮换。装备损耗同样严峻:豹2坦克战损23%,海马斯火箭炮因弹药不足日均发射量下降70%。泽连斯基同意加速谈判的直接诱因是7月初俄军在哈尔科夫方向投入5万预备队强攻,导致乌军防线多处告急。
这种消耗战使双方陷入“非赢即崩”的循环。俄军每日军费开支2.8亿美元,乌克兰完全依赖西方每月35亿美元援助。当军事手段无法打破平衡时方舟配资,谈判成为双方止损的唯一出路。
战争对两国经济的反噬迫使决策层转向政治解决方案。俄罗斯面临结构性危机:尽管2025年俄罗斯GDP增长2.1%,但主要由军工驱动,民用工业萎缩12%。能源出口因制裁锐减40%,财政赤字达GDP的4.8%。更严重的是社会矛盾激化,军工厂工人工资上涨30%,而教师、医生实际收入下降15%,引发了50余城市罢工抗议。普京急需通过谈判松动制裁,恢复能源贸易与金融结算。乌克兰经济已濒临崩溃:工业产能仅为战前35%,农业出口因黑海封锁下降60%,国家预算90%依赖外援。基础设施遭持续打击导致全国40%区域供电不稳,约600万难民滞留欧洲。泽连斯基加速谈判的实质是争取停火以启动重建计划,欧盟承诺的500亿欧元重建基金前提是“冲突进入政治解决阶段”。
国际环境的变化也削弱了双方继续战争的底气。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对乌政策转向施压谈判。2025年3月,他公开指责俄罗斯“拖延谈判”,但7月又威胁“若50天内未停火将制裁俄油买家”。这种反复态度让乌克兰担忧: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已搁置两项军援法案,若特朗普连任后彻底切断援助,乌军防御体系将崩溃。泽连斯基加速谈判,实为在明年11月的美国中期选举前锁定西方支持。欧盟对乌援助因成员国矛盾陷入僵局:德国仅同意提供旧版“爱国者”系统,芬兰拒绝出资,法国则推动“以和谈换入欧”方案。俄乌冲突引发欧盟通胀高企,德国巴斯夫化工厂因天然气断供威胁迁往中国。这种压力使欧盟转向敦促乌克兰妥协,例如默认俄对克里米亚的控制。西方制裁虽未击垮俄经济,但长期孤立导致技术断链,客机因缺零件大面积停飞。普京加速“向东转”:对华贸易占比从19%升至38%,但能源管道建设需5年周期。短期破局唯有谈判松动制裁,尤其避免9月特朗普“次级制裁”落地——若印度被迫削减俄油进口,俄财政将损失120亿美元。
伊斯坦布尔谈判成为双方战略调整的载体,但双方的目标截然不同。俄罗斯的核心诉求是将当前战线转化为法律边界,在第二轮谈判中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归属及顿巴斯“特殊地位”,并写入“乌克兰中立化”条款。佩斯科夫支持加速谈判是因为发现乌方立场松动:泽连斯基从“寸土不让”转向接受“阶段性安排”,即默认俄占区现状。俄方试图利用西方施压,在第三轮谈判中固化这些成果。乌克兰的核心目标是保住国家主体性。泽连斯基接受加速谈判是为了换取北约书面安全保障,甚至希望获得“类似于第五条集体防御”的承诺。乌克兰坚持“先停火后谈领土”,实为争取时间重组军队,美国和北约正协助乌军建设本土军工链,计划2026年实现炮弹自给。加速谈判还可分化俄与盟友的关系:朝鲜未来可能因担心制裁升级减少炮弹供应。
这种博弈导致第三轮谈判仍存致命分歧:俄方要求乌军撤出扎波罗热,乌方则要俄军退回2月24日前战线。但双方同意以“战俘交换”建立互信,已经移交了1000人,并设立能源安全工作组,显示出一定的务实态度。
俄罗斯方面与泽连斯基的同步喊话标志着三年血战后理性主义的回归。但加速谈判不等于妥协达成,俄军仍在哈尔科夫进攻,乌军持续袭击别尔哥罗德,战场动作皆为增加筹码。深层矛盾在于安全架构的不可调和:俄罗斯视乌克兰加入北约为“生存威胁”,而乌克兰将俄占区视为“主权耻辱”。即便达成临时停火,也可能重蹈2015年《明斯克协议》的覆辙:成为下一场冲突的休整期。最现实的出路或许是“冻结冲突”:俄控制现有占领区,乌克兰获得欧盟候选国地位,北约提供安全保证但暂不接纳。当顿巴斯的炮声渐息,真正的较量将转向能源管道铺设、制裁解除进度与重建资金分配,这些没有硝烟的战场方舟配资,才决定谁能赢得战后时代。
科元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